幽篁出处
2025-11-16 17:24:34
永节芜贱买断之之耻
"幽篁"这个词出自中国古代文学,尤其是诗词中,指的是幽静的竹林。它常常用来形容一个宁静、清幽的环境。这个词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名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诗中虽然没有直接提到“幽篁”,但整体描绘的意境与“幽篁”相似。

在更早的文学作品中,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中,就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句子,其中“南山”旁的竹林也可以看作是“幽篁”的意象。
“幽篁”这个词汇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经常被用来表达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宁静、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