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高的来历
2025-11-16 15:58:15
永节芜贱买断之之耻
"穹高"这个词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的是建筑物、宫殿或神庙等建筑物的屋顶最高点的垂直高度。它来源于中国古代对宇宙和建筑空间的认识。

1. 宇宙观:
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天圆地方,天似穹庐,笼罩大地。因此,“穹”字本意即指天空,圆而高远。后来,这个概念被应用到建筑中,表示建筑物顶部如天空一般宽广、高远。
2. 建筑美学:
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尤其是宫殿、庙宇等建筑,穹高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美学标准。屋顶高耸的穹顶不仅寓意着权威与尊严,还与古代人“天人合一”的宇宙观相契合。
3. 文学记载:
古代文学作品中,穹高也常常被用来形容建筑的雄伟壮观。如唐代诗人杜甫在《登高》一诗中写道:“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穹台高耸接青冥,一骑红尘妃子笑。”
综上所述,“穹高”这一概念源自于中国古代宇宙观、建筑美学以及文学表达,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