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衡》
2025-11-16 14:43:19
永节芜贱买断之之耻
《学衡》是一本在中国学术界有着重要地位的书刊,它成立于1922年,由当时的北京大学教授胡适、吴宓、陈寅恪等人创办。这个刊物主要致力于新文化运动后中国学术的现代化进程,提倡科学的方法和理性的思维,反对封建主义的旧传统。

《学衡》杂志的名字来源于中国古代学者戴震的《戴东原集》中的一篇文章《学衡》,该文主张学以致用,提倡学术研究要贴近实际,追求真知。杂志内容涵盖了哲学、文学、历史、科学等多个领域,其宗旨是通过严谨的学术研究和批判性的讨论,推动中国学术的进步。
在《学衡》的办刊过程中,胡适、吴宓等人都发表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文章,对当时的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学衡》的立场和观点并不完全一致,其中一些人持有较为保守的立场,而胡适等人则主张更为开放和进步的观点。
尽管《学衡》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曾经盛极一时,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革,它的影响力逐渐减弱。不过,它在中国的学术史上仍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中国新文化运动和现代学术发展的重要见证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