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崖海角的由来
2025-11-16 06:43:15
永节芜贱买断之之耻
"天涯海角"这个成语源自中国古代的文学和地理描述,用来形容极远的地方或者是非常遥远的地方。这个成语的具体由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地理概念**:在中国古代,人们认为中国的南部是天涯的边缘,而最南端则是海角,也就是最远离中原地区的海洋尽头。这种观念体现在《山海经》等古代地理著作中。
2. **文学作品**:在文学作品中,“天涯海角”经常被用来形容非常遥远的距离或者不可到达的地方。例如,唐代诗人杜甫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有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其中“天涯”和“海角”就是形容距离极远。
3. **历史传说**:历史上,“天涯海角”也常被用来描述古代流放官员的极远之地。因为古代刑罚中有流放的制度,流放的地方往往选在极为偏远的地方,以示惩罚的严厉。
综上所述,“天涯海角”这个成语的由来结合了地理概念、文学描述和历史传说,最终成为形容极其遥远或难以到达的地方的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