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泽余衷典故
2025-11-16 04:48:27
永节芜贱买断之之耻
“梓泽余衷”出自《晋书·潘岳传》。典故讲述的是晋朝文学家潘岳的故事。潘岳,字安仁,是西晋时期的文学家,以辞藻华丽著称,有“潘江”之称。他曾任河阳令,因同情百姓疾苦而深得民心。

“梓泽”指的是潘岳担任河阳令时所居住的地方,后来泛指官员任职的地方。而“余衷”则表示潘岳内心的同情和关怀。
整个典故表达了潘岳作为官员,不忘初心,关心百姓,勤政爱民的情怀。以下是典故的具体内容:
潘岳在河阳任职时,正值当地大旱,百姓生活困苦。潘岳深感忧虑,他亲自到田间地头查看灾情,并组织官员和百姓抗旱。在他的努力下,终于缓解了旱情,百姓得以度日。
潘岳在梓泽的任职期间,深得民心,人们将他比作古代的贤良官吏。后来,潘岳升任京官,离开梓泽。在离开梓泽的时候,他感慨万千,写下了著名的《河阳行》一诗,表达了他对梓泽和百姓的深厚感情。
其中,“梓泽余衷”一句,正是表达了潘岳在梓泽任职期间的感慨和怀念。这句诗后来成为了形容官员关心民生、勤政爱民的美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