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浦出处
2025-11-16 03:37:10
永节芜贱买断之之耻
"南浦"这个词语出自中国古典文学,特别是诗歌中。它的本意是指南方的渡口,常常出现在诗文中作为送别、离别或者思念之情的象征。

其中最著名的出处是唐代诗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一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在这首诗中,“南浦”是指长安(今西安)城南的南浦渡口,诗人以此表达对友人离别的惋惜和不舍。
此外,“南浦”还常与其他文学作品或诗句结合,形成许多与之相关的意象和情感。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诗句,其中“黄河入海流”一句中的“海”也常常被解释为“南浦”。
总之,“南浦”在中国文学中是一个充满诗意的词汇,象征着离别、思念和远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