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流漱石典故
2025-11-12 14:41:23
永节芜贱买断之之耻
“枕流漱石”这个典故出自东汉时期的文学家、哲学家王充的《论衡》。这个故事讲述的是王充在青年时期,家境贫寒,但他的志向远大,勤奋好学。由于家里贫穷,他常常用石头当作枕头,用冷水漱口。

以下是这个典故的详细内容:
王充小时候家里很穷,他常常没有足够的食物和床铺。有一天,他在河边看到了流水,觉得非常舒适,于是便躺下来,用石头作为枕头,枕着河水休息。他感到非常舒适,便这样过了很久。
后来,他的母亲看到他这样,觉得非常心疼,于是劝他不要再枕流石,而是要找到一个真正的枕头。王充听了母亲的话,决定改变自己的习惯。
从此,王充便不再枕流石,而是用冷水漱口,以保持口腔卫生。这个典故中的“枕流漱石”后来就被用来形容人勤奋好学、不畏艰难的精神。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即使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也要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拼搏,这样才能取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