衿寓意解释
2025-11-15 08:12:40
永节芜贱买断之之耻
“衿”这个字在汉语中有多重含义和寓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释:

1. **衣领**:最直接的含义是衣服的领子,尤其是古代衣服的领子,通常是用布或绸等材料制成的。
2. **品德、道德**:在古代文学中,“衿”也常常被用来象征品德或道德,因为衣领常常是衣服中最显眼、最易损的部分,因此比喻一个人应该保持高尚的品德,不让人轻易伤害。
- 例句:《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其中“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就是用“切磋琢磨”比喻修身养性,提高品德。
3. **谦逊**:因为衣领是衣服中比较显眼的部分,所以有时也用来比喻人要谦虚,不要张扬。
- 例句:《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公曰:‘吾其还矣。’子服惠伯曰:‘君命不二,古之道也。且行赏罚,非繇衿也。’”这里的“衿”就比喻人要遵守道德规范,不要张扬。
4. **教育、学习**:由于“切磋琢磨”的比喻,有时也用来形容学习的过程,即不断学习、提高自己。
- 例句:《礼记·中庸》:“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必败。君子之人,其独处也,如履如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总的来说,“衿”在古代文学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不仅指衣领,也指品德、道德、谦逊、教育等,体现了古人对修身养性的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