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出处
2025-11-14 21:22:55
永节芜贱买断之之耻
“弦歌”一词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指弹琴而歌。这个词语通常用来比喻音乐与诗歌相结合的美好意境,也用来象征文雅、教化。

具体来说,"弦歌"一词最早见于《诗经》中的《小雅·鹿鸣》篇:“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这里“鼓瑟吹笙”即弹琴吹笙而歌,表现了古代宴会中的和谐气氛。
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弦歌”一词也常常被用来表达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或者表达对文化教化的赞美。例如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其中的“弦歌不辍”便是对教化文化的赞美。
总之,“弦歌”这个词语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体现了中国古代对音乐、诗歌、教化的重视和推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