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字训诂
2025-11-14 09:16:53
永节芜贱买断之之耻
"杰"字在汉语中的训诂分析如下:

**字义:**
1. 指才智出众,非常杰出。
2. 形容高大、突出。
3. 在古代,也用来指优秀的人或者事物。
**字形:**
"杰"字的字形由“木”和“人”组成。从字形上看,可以联想到树木中的特别高大、突出的部分。
**训诂举例:**
1. 《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其中“窈窕”与“杰”字有关联,都是形容人的美德。
2.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文公曰:‘吾其从子矣,子之才,可谓杰矣。’” 这句话中的“杰”字用来形容晋文公对某人的才智非常赞赏。
3. 《后汉书·张衡传》:“衡乃拟班固《两都赋》,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后征拜郎中,再迁侍中,遂显名于世,号曰‘杰士’。” 这里的“杰士”指张衡在文学上的杰出成就。
**演变:**
"杰"字在古代文献中出现的较早,从先秦到汉魏时期,主要用来形容人的才能、品德。后来,随着汉语的发展,"杰"字的用法逐渐扩大,不仅限于形容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
**总结:**
"杰"字是一个多义词,既有才智出众、杰出的含义,也用来形容高大、突出。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赞扬人的品德、才能或事物的优秀之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