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离出自哪里
2025-11-14 07:55:24
永节芜贱买断之之耻
"厌离"这个词来源于佛教用语,它是指对世间万物产生厌倦和疏离的心理状态。在佛教中,特别是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中,厌离被视为解脱生死轮回的重要前提。具体来说,它源自佛教的核心教义之一“四圣谛”中的“苦谛”和“集谛”。

- **苦谛**讲述了人生充满了各种痛苦和不满足。
- **集谛**说明了这些痛苦产生的原因是因无知而产生的各种烦恼。
为了达到解脱,佛教提倡修行者应当对世俗的痛苦和无常产生厌离之心,进而放下执着,通过修行最终达到涅槃。
因此,"厌离"在佛教经典中经常出现,比如《大般涅槃经》、《法华经》等佛教经典中都有提及。同时,这个词也被用来形容人们对世俗生活或某些事物的不感兴趣和远离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