咕咾肉典故
2025-11-14 00:07:59
永节芜贱买断之之耻
咕咾肉,又称咕噜肉或锅包肉,是一道源于中国广东省的传统名菜,属于粤菜系。它的典故和传说有很多,其中最为人们熟知的说法是起源于清朝末年。

相传,咕咾肉这道菜与清朝末年广东某地的一位官员有关。这位官员名叫梁鼎芬,他非常喜欢美食,尤其擅长烹饪。有一天,他宴请了一批宾客,其中一位宾客是来自山东的厨师。席间,梁鼎芬向山东厨师请教了一道山东传统名菜——糖醋里脊。
山东厨师听后,便当众展示了他精湛的厨艺,将糖醋里脊做得色香味俱佳。梁鼎芬品尝后,赞不绝口,并询问这道菜的名字。山东厨师回答道:“这道菜名叫‘糖醋里脊’,寓意着生活甜美,事业顺利。”
梁鼎芬听后,深受启发,他决定将这道菜改良一下,加入自己的创意。于是,他结合了广东当地的食材和烹饪手法,将糖醋里脊改为糖醋排骨,并将这道菜命名为“咕咾肉”。
关于“咕咾”这个名字的由来,有一个说法是,在广东话中,“咕咾”就是“咕噜”的谐音,而“咕噜”则形容了这道菜在烹饪过程中发出的咕噜咕噜的声音。还有一种说法是,“咕咾”是“锅包”的谐音,寓意着这道菜要经过炒、炸、煮等多道工序,才能做出美味的佳肴。
总之,咕咾肉这道菜在流传过程中,不仅丰富了粤菜系,也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经典美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