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字的由来
2025-11-13 22:03:37
永节芜贱买断之之耻
"崩"字的起源与汉字的形成有关。在古文字中,"崩"字是由“山”和“石”两部分组成,属于形声字。

- “山”是字的左边部分,起到了形旁(形声字的形象部分)的作用,表明这个字与山石有关。
- “石”是字的右边部分,起到声旁(形声字的发音部分)的作用,与字的发音有关。
根据汉字的会意和形声特点,"崩"字的本意指的是山石或建筑物因为外力作用而突然破裂或塌陷。在《说文解字》中,崩的解释为“山也;裂也;坏也”。
这个字的本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后来在金文、小篆等文字中均有体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崩"字的字形和字义都发生了一定的演变,但核心意义——指破裂、倒塌——得以保留。
在古汉语中,"崩"字不仅仅用来形容自然现象,如山崩、地震等,还用来比喻政权、家庭等的突然崩溃或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