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清端公传文言文翻译
2025-11-13 14:15:17
永节芜贱买断之之耻
《于清端公传》原文文言文翻译如下:

于清端公,字子明,山东兖州人。幼而聪慧,好学不倦。及长,益究经史,通百家之言。明嘉靖年间,登进士第,授翰林院编修。清端公为人正直,不畏权势,屡次上疏言事,直指时弊。因此,屡遭权贵排挤,然其志益坚。
公在翰林,与同僚张居正、李春芳等,皆以文章道德相砥砺。一日,张居正问公曰:“子何不附权贵,以求显达?”清端公答曰:“吾性本直,岂可屈节以求荣?”居正默然,心服其志。
嘉靖四十四年,清端公升任吏部侍郎。时值倭寇犯境,清端公力主抗倭,主张加强边防。后因事被贬为南京兵部侍郎。在南京,清端公勤于政事,深得百姓爱戴。
隆庆元年,清端公再次升迁,任户部尚书。时值国家财政困难,清端公力挽狂澜,整顿财政,开源节流,使国库充实。清端公在任期间,清正廉洁,深受朝野赞誉。
清端公晚年,虽已退休,仍关心国事,屡次上书言事。其子于慎行,亦为一代名臣,继承父志,为官清正,为民造福。
清端公卒,享年八十有六。遗命丧事从简,不兴土木,不扰百姓。其德行高尚,后世传颂。
[注:此为《于清端公传》的简略文言文翻译,原文可能更为详细,此处仅为大意翻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