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字康熙字典
2025-11-13 06:33:30
永节芜贱买断之之耻
在《康熙字典》中,“韬”字有以下信息:

【韬】
《唐韵》音涛。《集韵》徒刀切。《正韵》他刀切,音陶。《说文》弓韬,韬也。《释名》韬,韬韬,韬韬其声也。言可韬而用也。《广雅》韬,隐也。《疏》韬,谓可韬而用之,故为弓韬,又为韬略。
《广韵》韬略,计谋也。《书·武成序》既克商,则革故鼎新,革其制度,易其风俗,法度可循,礼乐咸秩,故著之《武成》。《周官·小司徒》国有大故,则令国人练武,习射御,乘马,则考其习,以待政令。《注》国有大故,则令国人习射御,乘马,以习其武事也。《疏》武事,谓兵甲、弓韬、矢镝、剑盾也。
《广雅》韬,秘也。《释文》韬,犹包也。《左传·哀公元年》楚人使遽公申,如齐师,使还,曰:“吾不敢当其众,愿以庇余,以从辟难。”《疏》庇,庇荫也。《尔雅·释器》弓有反革者,其人为韬。《注》韬,裹弓之革,以韬韬弓,故曰韬也。
《韵会》韬,藏也。《诗·大雅》武王载旆,有虔秉钺,如火烈烈,亦肆亦随。《传》载,载也,犹韬也。
《集韵》韬,又作缥。《韵会》或作韬。《说文》韬,弓韬也。《疏》韬,裹弓之革也。此字与韬通。《史记·司马相如传》长剑耿耿,其饰恒峨。玉环琼琚,陆离可观。《注》韬,弓韬也。
以上信息展示了“韬”字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读音和用例。它具有多种含义,如隐藏、藏匿、计谋、弓韬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