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亲的由来
2025-11-18 23:21:14
永节芜贱买断之之耻
娃娃亲,又称童养媳或童养婿,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婚姻习俗,主要流行于中国古代农村地区。其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社会,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

1. 礼仪制度:在中国古代,婚姻关系被视为社会等级和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娃娃亲作为一种婚姻形式,与古代的礼仪制度有关。根据《礼记》记载,古代婚姻有“六礼”,其中包括“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个环节。娃娃亲可能是这些环节中的一个简化形式。
2. 经济因素:古代农村社会生活贫困,很多家庭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希望孩子早些成年、结婚生子,从而减少家庭开支。娃娃亲可以提前安排婚姻,降低养育成本,是一种经济上的考量。
3. 基于宗族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宗族观念,家族成员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娃娃亲可以确保家族间的联姻关系,巩固家族地位。
4. 保障家族延续:古代社会中,男性是家族血脉的延续者,而女性则是嫁出去的。娃娃亲可以让家族在后代繁衍上有一定的保障,尤其是在家族人丁稀少或者有特殊需要的时候。
娃娃亲的具体起源时间难以考究,但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在唐宋时期更为普遍。明清时期,娃娃亲的习俗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尤其在南方农村地区较为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逐渐被现代法律和观念所摒弃,但在中国的一些偏远地区,仍可能存在娃娃亲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