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垢出自哪里
2025-11-18 17:32:10
永节芜贱买断之之耻
“无垢”这个词汇出自梵文“āśrava”,在佛教中用来表示纯净、无瑕疵的意思。这个词最早出现在佛教经典中,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汉语文学和日常用语中。

在佛教语境中,“无垢”通常用来形容心灵纯净、没有烦恼和污秽的状态。比如,佛陀在教导弟子时,常提到达到“无垢”的境界,即涅槃。
具体来说,"无垢"这个概念可能源自以下几种来源:
1. **佛教经典**:佛教经典如《大藏经》中经常出现“无垢”一词,用来描述修行者达到的纯净境界。
2. **梵文文献**:梵文文献中,“āśrava”这一概念与“无垢”相联系,表示纯净和清洁。
3. **汉传佛教**: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汉传佛教中开始使用“无垢”这个词汇,并赋予其特定的文化内涵。
总的来说,“无垢”是一个佛教概念,源自梵文,后来被广泛应用于汉语文学和佛教文化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