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出自哪里
2025-11-18 16:05:56
永节芜贱买断之之耻
"行善"这个词语出自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古代文献中,"行善"的概念可以追溯到儒家思想。《易经》中就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表述,这体现了古人认为积德行善会有好报的观念。

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孔子,提倡“仁”的道德观念,其中也包括了行善的行为。在《论语》中,孔子有云:“仁者,爱人。”这表明仁爱是行善的核心。
此外,佛教也强调行善积德,认为这是通向因果律(善因善果,恶因恶果)的一种方式。
因此,"行善"这个词蕴含了中国传统哲学中关于道德修养和社会和谐的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