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致远篇
2025-11-18 13:05:05
永节芜贱买断之之耻
《明德致远》篇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大学》中的一篇,主要讲述了个人修养和社会责任的关系。以下是《明德致远》篇的简要内容:

《大学》原文:
《大学》一篇,明德至善,止于至善。此之谓“明德”。所谓至善,至善之在人心,而人心之善,无有不善,至善之在天下,而天下之善,无有不善。是以天下之善,无不归之于至善。而明德者,至善之始也。
《明德致远》篇内容概要:
1. 明德:指的是道德的完善,即人的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明德至善,意味着追求道德的最高境界。
2. 至善:至善是指道德的最高境界,是人心所追求的最高理想。至善在人心,是指人们内心都向往善良、正义,追求至善的品质。
3. 明德至善,止于至善:这是《大学》的核心思想,即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达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使整个社会和谐稳定。
4. 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明德致远篇强调了个人修养的重要性,认为个人的道德修养是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同时,也强调了个人应该承担社会责任,为实现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而努力。
5. 治国平天下:明德致远篇认为,明德者应该以德治国,以德平天下,使国家和社会达到和谐、稳定、繁荣的状态。
《明德致远》篇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倡导人们追求至善,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进步。这一思想对于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