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的出处
2025-11-18 07:39:23
永节芜贱买断之之耻
"虎贲"这个词语出自《诗经》,是古代汉语中的一个词汇。它原本指的是一种勇猛的战士,后来也泛指勇猛的士兵。《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在《诗经》中,“虎贲”一词出现在《周南·兔置》这首诗中,原文是:“赵赵武夫,公侯腹心。匪兕匪虎,率彼旷野。执豕于牢,献豕于公。尚犹未止,赵赵武夫,公侯腹心。”这里的“赵赵武夫”就是指英勇的战士,其中的“虎贲”则是用来形容这些战士勇猛如虎,忠诚可靠。后来,“虎贲”这一概念被广泛使用,不仅在军事领域,也用于形容人的勇敢和忠诚。
